当代艺术应走进寻常百姓家
广州日报 文、图 记者吴聿立 实习生 夏月
《夜晚里的红房子》 康海涛 纸板丙烯 129×112cm
《大家庭NO.1》 张晓刚 布面油画 200×30
《一切》 陈问骥 布面油画 直径180cm
创作
高价摧毁了中国当代艺术
作为“舶来品”的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多年来饱经风雨,而本土艺术家也由当年的模仿、自觉创作阶段进入了今天的迷茫时期。
“1976年可以视作中国当代艺术的起点,这时的代表艺术家有陈丹青、罗中立等,他们从对‘文革’的反思中产生了当代艺术的概念。但从形态上看,1976年左右的中国艺术家们还是秉承现实主义观念,使用写实主义技法作画。所以,也有人从形式、抽象等艺术表现方式出发,定下中国当代艺术的起点。” 鲍栋说,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而言最重要的里程碑就是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八五新潮”。
“八五新潮”从1985年开始,到1989年结束,其间西方现代哲学和表现手法通过书籍翻译和媒体宣传大量涌入中国,涌现出了一批优秀艺术家。毫无异义,“八五新潮”是一场席卷全国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也是一次中国对世界现代艺术的集中补课。接着,出现了继承“八五新潮”的地下艺术团体,他们坚持了十年以上。而2000年上海双年展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转折点。这次双年展由政府主办,所以当时就出现了当代艺术形态已经获得合法性的欢呼,人们由此开始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景充满乐观预期,同时当代艺术市场也应运而生;2007年,中国一些当代艺术作品拍出“天价”,因而备受社会关注,市场迅速被炒热。然而,市场是“双刃剑”,它能成就艺术家,也能让艺术家退化。在价格已经充分甚至过度爆发后,艺术家们的创作却进入了“瓶颈期”。
“在2007年至2008年间,人们只认价格,高价几乎摧毁了一切。艺术家们也不清楚自己在追求什么,当时798艺术区到处都是巨大的空洞、无意义的当代艺术品,假大空的展览比比皆是。”李一樊说,2008年左右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火爆到顶峰,甚至可以用“非常疯狂”来形容。“就像波特罗专门绘制肥胖女人一样,中国的某些当代艺术家一辈子只画一个主题,只创作属于自己的那一个艺术符号。一辈子做相同的主题不是不行,但要拓展深度和广度。然而,很多艺术家过上了好日子后,就失去了进取的锐度,谈何拓展深度和广度啊?” 直到现在,包括“四大天王”在内的现当代画家仍旧画着和2000年之前主题相同、形式类似的作品。
当代艺术家需意识到视野问题
对艺术家不断复制昔日成功的做法,满宇也持类似观点:“我绝不会做只复制‘成功’的艺术家。虽然有的艺术家在名声和财富上都收获颇丰,但他从事艺术创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挣钱不如办企业,出名不如当演员,即便自己的作品参加过大展览或是卖出高价,也都是表象。艺术家应该有明确的意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实际上艺术家如果足够坚定,现在很多问题根本不会出现。”而鲍栋提出,目前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进入瓶颈也不能全怪艺术家,而是因为中国的美术馆、公共美术教育、艺术传媒等环节都很薄弱,人们的欣赏水平提不上去,“连美术馆都没有标准,大家就更没有标准了。自己没有标准就会从众,所有人的标准趋同,而且水平会越来越低。比如现在有些高级宾馆里挂的画作趣味都很低。”
由于现在的艺术教育、艺术思考还很薄弱,所以很多当代艺术上的创新都是基于市场。倒是金融危机让大家冷静下来,“画廊标准”也受到了质疑,人们开始思考为何要继续当代艺术事业,各种各样的评判标准开始涌现,而不再仅仅死盯价位,李一樊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现象。而刘鼎认为,现在中国当代艺术家真正需要的是意识到视野问题:“大家不是没有能力做到高水平,其实现在很多时候还是视野局限。我们对世界万物有太多的设定、规范,经常自设边界。”
市场:装饰性作品只能卖装饰品价
中国当代艺术曾在海外屡创佳绩,然而不久前发生的那件海关事件却暴露了其中的问题。那么,中国当代艺术品真实的艺术市场又是怎样的?
资深艺术品市场专家何斌以文化部的统计报告片段回答了这个问题:当代艺术曾每年以20%的价格速度在稳步增长。从拍卖市场看当代艺术板块占整个艺术市场交易额的8%,年交易额约90亿元人民币,可以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在2007年前后达到顶峰,目前则出现下滑明显,甚至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四大天王”之一岳敏君的作品出现了流拍的下场。除了显而易见的艺术品查税事件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李一樊认为这也因为当代艺术品的文化价值在五年前已经被过度释放了,进了入低洼期。艺术品真正的价值在于其是文化附加值,如果失去了文化附加值,必然会往劳动力价格跌去,因此就会有退热、流拍的现象。“批评、前卫、实验精神都没了,就剩下装饰性,那便只能卖出装饰品的价格。相比文化附加值的流失,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只是其次,因为当代艺术品跌价的同时古书画却并没有受到多少冲击。”
近年来,批评界、专业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评价不断下降,专家的失望迅速传染了普罗大众,也传染了买家。鲍栋认为这和当代艺术在上世纪70年代后就基本没有过思想上的深刻变革不无关系。这是世界范围当代艺术的瓶颈期,艺术基金和画廊等金融机构也把精力放在塑造“经典”上,而非力求突破传统。金融资本集中于几个艺术家如培根、弗洛伊德身上,使之“经典化”。“如果当代艺术产生真正的变革,也会产生新的思想需求,届时全球艺术市场也会更加多元。现在的市场还太平面,只盯着几个市场明星,而许多真正的艺术家却无人问津。所谓艺术市场并非消费性市场,不是日益满足消费者需求而更新换代的家电。”具体到中国的情况,买艺术品更多是为了投资,所以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逻辑不是消费者逻辑,是投资逻辑。买家更愿意把资金投到保险的人选身上,而不愿意轻易投到年轻的艺术家身上。真正为欣赏而买艺术品的人不多,目前市场体现出的艺术趣味也很单一。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大趋势还是只看重艺术家的名声、保值潜力、升值潜力。市场反过来又影响了画家,可能促成了一批为价码而作画的“商人”,同时却埋没了一批真正的艺术家。
何斌则认为,“近年来‘天价’艺术品层出不穷,拍卖纪录不断刷新,可谓高潮迭起。这固然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艺术市场的空前繁荣,但同时也使艺术收藏日益成为豪门盛宴而日渐远离了大众,并有最终沦为‘空中楼阁’的严重危险。”
未来:
天价艺术品
不能再上一层楼
如今已进入瓶颈期的中国当代艺术,除了反思和等待新生力量,也必须开辟一条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而不再是追随着西方、拾人牙慧。李一樊说,“当代艺术要突破,最重要的是依靠那些坚持独立的艺术家,因为当代艺术必不可少的叛逆和自我一旦消退,进步就无从谈起。同时,我们需要新观念”。2008年后,中国出现的除了对当代艺术的新认识,也出现了新的组织形式、媒体、各种关于新概念的讨论。
中国当代艺术尽管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大多数业内人士还是充满希望。何斌说:“出生于1978年之后的中国新一代年轻艺术家们正在以全新的气质和面貌去诠释、拷问、再创造这个时代。”而李一樊表示,由于当代艺术作品的评价方式和传统作品大不相同,“艺术真正进入现当代后,评判标准各人化、模糊化,就像不同策展人也会有不同标准,但现当代核心起码在西方来说绝对不可能是价格,因为价格只是艺术被权利、资本利用的结果,国外的艺术家和批评家大都不怎么谈钱,不管商业是否选择他,他都这样坚持,不会投商业所好——这种人是当代艺术的未来。”在此同时更多的70后新藏家们也正在崛起,他们的艺术品位和艺术的判断力以及购买力也将决定新一波的艺术潮流正在兴起。“在未来,艺术收藏将从富豪们自娱自乐的小众游戏,变为公众广泛参与的大众游戏。中国艺术市场要想真正勃兴并能够可持续发展,绝不能寄希望于‘天价’艺术品再上一层楼,而是要促使艺术品走入千家万户。实现这种转变,需要社会大众树立更加理性客观的艺术收藏观,从单纯的投资需求变为欣赏与投资并重,避免盲目追高。同时,艺术家也要理性看待市场,及时调整定位,不要盲目期望被包装后一夜暴富,要稳扎稳打,培养自己的忠实收藏群体。今后艺术品的价格体系将更加梯次化,万元以下的原创艺术品将成为市场的主流。艺术品交易市场价格体系将更加透明。互联网在线交易平台将成为与画廊、拍卖行并存的重要渠道。总之,艺术品将多元化。这些变化将共同推动艺术大众化、大众艺术化。唯有如此,艺术才能深深扎根于社会土壤。”
可喜的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第二代人开始成熟。这些1980年初左右出生的年轻艺术家正在反思上一代人所塑造的当代艺术趣味价值观和运作系统。从这个层面而言,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形成了传统,而新艺术家即将颠覆他们的前辈所设立的传统了。像“假拍”、过度包装等行为,都是上一代人玩出来的“传统”之一,而现在新艺术家正在有策略地反对上一代人,他们更愿意和第三代画廊合作,即投向同龄人所开的画廊,第二代艺术家们诉求更平等的市场关系,中国当代艺术圈正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