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垃圾”作品《凤凰》将首次飞抵美国

发布:2012-09-19 10:01:01 | 热度:4611

徐冰“垃圾”作品《凤凰》将首次飞抵美国 




香港免费资料最准的网站

徐冰的大型“垃圾”作品《凤凰》

 

徐冰的作品《凤凰》项目,两只由建筑工地的废料拼接而成的壮观巨鸟,首次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展出;这一对极富戏剧性的大鸟,作为徐冰在马萨诸塞州当代艺术博物馆(MASS MoCA)标志性空间——五号馆举办的个人展的中心展品,将从2012年11月22日到2013年10月31日进行为期一年的展出。今年4月26日,徐冰:《凤凰》个人展览翻开了《第二篇章》,增加了包括《地书》、《英文方块字书法》、《背后的故事》、《虎皮地毯》以及最新的手绘动画《汉字的性格》(2013)等作品。这些展品丰富地展现了艺术家对熟悉的事物与符号进行巧妙改造和重新定义的艺术手法。作为国际最重要的当代艺术中心之一,从去年12月此展开幕以来,马萨诸塞州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参观人数打破了建馆25年来的记录。

美国媒体在此之前已对MASS MoCA的徐冰凤凰个展做了多次报道,此次在徐冰:《凤凰》的《第二篇章》展览开幕时,徐冰先生本人也来到MASS MoCA,为博物馆的会员和以培养国际著名美术馆长和策展人的威廉姆斯学院学生做了一次精彩而有深度的讲演,同时出席了开幕式。在讲演中,徐冰介绍了他在过去20年来的作品和本次在MASS MoCA展出的作品。此次活动被The Transcript、Berkshires Week、The Williams Record、The Advocate、 MASS MoCA官方网站、迈阿密先驱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MASS MoCA的徐冰“凤凰”展

苏珊·克洛斯女士,是此次Mass MoCA徐冰展览的策展人之一,在接受Berkshires Week的采访时,将《第二篇章》展览中的英文书法作品与徐冰的凤凰联系在了一起:“书法艺术的创作需要付出劳动,特别是在中国,如果你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美感以及达到这传统和艺术形式的高度。《凤凰》也如此,如徐冰在邮件采访中提到的,北京2008奥运会期间为了保障空气质量,工地停工,凤凰遇到了材料供应不足的困难;奥运之后的世界金融危机,也导致委托方最终拒绝接受这件作品等等。徐冰解释道:‘这件作品原计划是在六个月内完成,结果却花了两年时间。但与此同时,这件作品也更多地折射出了中国的现状,为作品本身增加了更多的内涵。我意识到,需要将这些信息传达给观众所以我们制作了连环画《凤凰的故事》一同展出’”。

克洛斯女士认为,徐冰所有的作品,都在讲述故事。《汉字的性格》讲述了中国文字的历史,解释了汉字如何从自然的形状中进化至今以及如何影响中国品格的。克洛斯女士解释说,这件作品展示了中国是如何将他们的国家汉字延续下来的——练习书法——让学徒记住自己的民族身份——这是早期教育的头脑思维训练。在《英文方块字》中,徐冰把英文转化成了方块字。“他在鼓励仔细欣赏作品的西方的观众,因为当他们细心观察时,他们能读懂这些‘汉字’的内容。”她说:“徐冰也提到当观众发现这些陌生的文字,忽然间变得可读时的欣喜若狂和所体验到的从未有过的经验。”克洛斯女士在接受The Advocate的采访中也提到,早在计划《凤凰》展览的初期,美术馆就已经开始寻找如何展示徐冰用语言作为载体来表达艺术理念的方法,“这是他的艺术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当我们可以扩充这个展览,将有关语言的作品包括进来时,我们都非常兴奋。”  

徐冰在另一个新作品《地书》中,则全盘“驱逐”了语言文字,使用符号和标志来创造出一个全世界可解读的故事。这本书通过剔除语言的排外性元素,“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于文化的理解”;我们习惯通过一个人的文化背景来进行评价,然而这本书“阅读时与你的教育水平毫无关系;读懂这本书的关键,取决于你在现代社会中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这部作品揭露的是现代社会如何将我们统一化的方法,引领我们进入“新的象形语言时代”。

MASS MoCA的苏珊·克洛斯女士也在Berkshires Week的采访中介绍了这个作品,徐冰开始创作《地书》,是因为他常常去机场。在机场,出口,厕所,行李提取处的标志,是不同语言的使用者都可以理解的。自1999年起,艺术家开始收集这些国际化的符号标志,之后的一天,他注意到了一些不同的东西:在口香糖的包装纸有一系列的符号,这些符号组成了一句话:“请用这个包装纸包起口香糖后丢弃”。艺术家从此以后开始更集中而有目的性地建立起了一个符号的档案库,并用此创作了一种语言。他也创制了一种可以将不同语言翻译成他的符号语言的软件,现在,他用这种语言写了一本书《从点到点》,讲诉了一个人的一天。“这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乌托邦式的概念,”克洛斯女士在与The Advocate记者Alex Elvin对谈时谈到,“一个看起来愈发合理的理念。那个圣经中关于巴别塔中每个说着不同语言因而无法交流的人们的故事的答案,就在《地书》里。这本书不仅是关于全世界的,更是关于中国的;徐冰又一次,吸纳中国伟大的书写传统,思考如何将汉字作为这一包容性极强的阅读方式作为图像来阅读的模型。”因为中国多样化的方言使用者们共享的是同样的文字,在全世界的中文使用者以及在享受着他们自己的“全球化语言”。

《凤凰》在MASS MoCA展览结束后,将移至纽约市的圣约翰大教堂继续展出。艺术家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在讨论过程中,双方曾经对凤凰应该飞向神坛或者如艺术家所希望的飞向大门进行了商讨。这一次,艺术家又胜利了。

徐冰在MASS MoCA的讲演

The Williams Record的艾玛·格劳贝格女士在她的文章中描述了此次讲演。在他的作品中,徐冰将显而易见的、两极化的物件相合并,创造出一种复杂而深邃的意义——工业化与美感;东方与西方;古典与当代。艺术家通过出人意料的对主题和材料的选择,挑战观众对现实的观察视角,引导并启发他们从新的角度和多重层次来审视现实。演讲从艺术家自身接受的中国传统艺术训练和下乡期间的经验谈起:在中国与世界隔绝的冷战时期,徐冰开始接受艺术训练;这些欧洲古典式的艺术教育和家庭的中国传统熏陶,让他得以深刻而精确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也为他作为一名独立艺术家的成功奠定了基石。徐冰在演讲中也谈到自己是一名“挑剔”的艺术家,他曾要求MASS MoCA调整《凤凰》悬挂的高度,但是“最后他们也承认,艺术家的决定让这个作品的效果更好了。”

除了凤凰,徐冰在演讲中也讨论了自己早期的艺术探索。《在美国养蚕》系列是他最早的实验艺术之一,在作品中他将蚕放在用新鲜桑叶插成的巨大的花束上展出。几天后,蚕吃光了桑叶,在干枝的花束上作茧。“这个作品让我真正地意识到如何把传统中国哲学思想和观念用当代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艺术家在演讲中解释道。

在PPT上出现的,还有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照片《英文方块字》,这是艺术家14年前的作品,同样也是将多样化的元素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并置为一体。初看之下,图中的挂幅似乎是中文书法,细看之后,观众会发现,作品中的文字却是英文“Art for the People” 。徐冰解释说,“是我用这些看起来像是中文但实际上却是英文的文字书写的。”艺术家也讲诉了他曾被观众问道:“中国人一定会很不高兴,因为你把中文变成了英文?”但他回答说,“中国人一定会高兴的,因为我把英文变成了中文。”他幽默地把“将两个书写系统合为一体”的结果类比成“传统的包办婚姻,硬是把两个人捏在一起,不管他们合适不合适,他们也得在一起。”艺术家进一步解释,他的新的书写系统,通过给我们惯性的思考方式制造障碍,迫使我们突破旧有思考方式的限制,让我们调动起大脑没有被开启的部分。

在演讲的最后,徐冰回到MASS MoCA的观众最熟悉不过的《凤凰》。他为听众介绍了创作《凤凰》的背后的故事。他回忆起最初去探访北京环球金融中心建筑工地时的情境:在这个原本应该是这件委托作品的永久的家的建筑场所,他被“农民工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与周围的高大而辉煌的北京摩天大楼之间极大的分裂感”所震撼。这种两极化的对比给予了艺术家用工业垃圾来制造他美丽而优雅的巨鸟的灵感。这件作品,徐冰说,“汲取了中国现实的风味”,用宏大的规模,体现出艺术家用原本相反的元素创作意义完整而美丽的作品的功力。

整个讲演让听众享受和欣赏徐冰的风格和作品中的幽默。

美国赛克勒国立美术馆同时举办“九死二生:徐冰凤凰文献展”

与MASS MoCA大展配合,美国赛克勒国立美术馆也同时举办了“九死二生:徐冰凤凰文献展”。该展览主要展现的是准备、制作凤凰过程的文献,包括设计草稿、比例模型、部件组装等;借用该馆丰富的馆藏品,该展览将徐冰的“凤凰”,放入一个用凤凰和其他神话生物贯穿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语境中。展览追溯了凤凰意象的演变史,同时探寻了徐冰诗意地将一个中国古代图腾再次形象化,来隐喻当代社会的创作理念。

此展览将从4月底持续到2013年9月1日。这两个展览将在互联网上设立特别的专题和公共活动作为补充。赛克勒和弗利尔美术馆都与徐冰的艺术有着很长久的关系。2001年在赛克勒美术馆举办的研究性展览“文字游戏:徐冰的当代艺术”中,也曾利用美术馆的藏品来加强对徐冰作品核心理念的理解,即对传统中国文化形式的理解。这展览是美国古典美术馆中首个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大型个展。艺术家接受了博物馆的委托创造的《猴子捞月》,成为该艺术博物馆的第一件永久陈列的现代装置作品,并成为华盛顿DC 的标志性公共艺术品之一。

关于凤凰的形象,徐冰在美国赛克勒国立美术馆接受McClathy Newspapers采访时介绍道:“我的凤凰,她们用低廉的材料和劳动工具把自己打扮得美丽又有尊严,通过它们的每一片‘翎羽’散发着神性,这神性是通过每一个劳动者之手的触碰传递的。此作品的反思性,与中国发展进程、财富积累,产生着直接和隐喻的双重关系,她关注的是中国现代化过程背后的实质。”

该展览策展人Carol Huh女士表示:“在赛克勒国立美术馆的‘九死二生’展览精致丰富,与MASS MoCA的展览形成互补,在华盛顿的展览是MASS MoCA 展览‘强烈视觉’的注解。我们将两个展览合并成一个可以在互联网上参观的虚拟展。”走进这个展厅,观众能参观到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记录的凤凰形象,从精美的陶器到缂丝补子,到珍珠镶黄金的凤型头饰。这些展品与徐冰的凤凰模型以及《凤凰》成品照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来自弗利尔和赛克勒美术馆收藏的藏品,将辅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徐冰重新诠释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途径。

《凤凰》的制作过程经历了许多起伏转折,Carol Huh女士在接受《迈阿密先驱报》的采访中介绍说,“我们此次想要尝试的,是首次真正地向公众展示制作的过程。”草图,模型,电脑生成的透视图,以及专门记录《凤凰》制作的纪录片。展览的题目“九死和两生”指的是在制作《凤凰》的过程中,艺术家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以及在制作期间他的团队成员迎接到的两条新生命,这是一个如凤凰般的艺术创作的象征。在展览的一面墙上,悬挂着中国政府要求北京的建筑工地停工以保障奥运期间空气质量的通知。在展厅的中间,观众可以看到凤凰模型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了些损坏的现状。“通过这些特殊展示方式,我们可以对徐冰工作的过程以及如此巨大规模的作品内在,所具有的不可预测性产生一些了解。”Carol Huh女士介绍道,“同时,如同2001年徐冰的大型个展一样,徐冰这次的展品给观众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通过弗利尔和赛克勒丰富的历史收藏,来增强我们对这一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了解。” 

美国MASS MoCA博物馆简介: 
MASS MoCA,马萨诸塞州当代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当代视觉和表演艺术中心,被公认为是国际当代艺术圈最中心的机构。它坐落于北亚当斯市马世尔街,占地面积13公亩,由十九世纪的工厂改建而成。博物馆每年的参观人数达12万,跻身访问量最大的美国艺术机构。

美国赛克勒国立美术馆简介: 
赛克勒国立美术馆与弗利尔国立美术馆合称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是美国唯一一所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博物馆机构:史密森尼博物馆学会下属的亚洲艺术博物馆。美术馆不仅拥有来自于亚瑟.M.赛克勒博士捐赠的私人收藏:包括中国历史上最重要和著名的玉器、青铜器在内的珍贵藏品;更在过去20年间通过收藏和展出现代艺术,以及在展览中巧妙安排古今艺术的对话与呼应,帮助观者提升与开阔亚洲艺术的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