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民: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展展厅现场
编者按:梁启超集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收藏家等于一身,适逢其诞辰150周年之际,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策划并举办了“中国新民: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展”。我馆特邀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杜鹏飞馆长就相关问题进行访谈,以飨读者。
打破学科界限 充分开发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杜鹏飞访谈
赵 旭
“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
赵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发表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讲话,请您分享一下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是如何激活文物、文字等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和当代生命力,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的?
杜鹏飞: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今年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更是明确提出了“两个结合”,明确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文物和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穿越时空、跨越地域、直抵人心的魅力,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资源,是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馆藏单位,兼具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四大功能,将馆藏的文物展示给广大观众是博物馆的职责之一,然而碍于种种原因,部分博物馆确实存在藏品在库房“睡觉”的现象,所以将馆藏文物展示出来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最基本要求和举措。为此,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自建馆以来一直努力地挖掘馆藏资源,并尝试将各种品类的藏品通过展览展示出来。例如,一方面我们依托馆藏优势,举办“古代书画”“织绣”“家具”“陶瓷”等一系列常设展,以便观众随时观看。当然,这是最基本的。在此基础上对馆藏资源进行系统梳理、深度挖掘、精心策划。例如,我们今年策划的“致敬1953:馆藏‘全国民间美术工艺品展览会’作品选粹展”。
此外,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并不局限于本馆馆藏,针对那些特别有意义的展览无论是否有馆藏,我们都要去策划、组织、统筹、举办相关展览活动。这则需要具有大局观与责任感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智慧。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倘若自己没有“米”是否就束手无策、坐以待毙?我觉得这时候需要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智慧,碰到问题就要想办法、花心思去解决问题。首先要做的是要去了解、知晓去哪里借,然后则需要综合的策划能力去打动、吸引其他文博单位,从而促成合作。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或者说宏观视角下的“让文物活起来”,至于将本馆的馆藏合理、充分地开发利用、展示是最基础的,若仅满足于此,显然是狭隘的。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直致力于馆际平等交流,努力地在尝试打造全国文博系统“一盘棋”。我们自己的展品每年都在向外输出,与很多兄弟单位互免借展费进行展品的交流互借,在“借进来”的同时我们也主动地让高质量的展览“走出去”。例如,我们之前举办的“山西古代文明精粹特展”“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礼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特展”等展览的展品都是源自各个兄弟单位的馆藏。当然,我们现在有一批明清及近现代的书画正在安徽省美术馆展出,以前也有展品在香港、广东等地展出,如果洽谈顺利的话我们的展览还将在美国曼哈顿展出。所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在让藏品在本馆盛开的同时,一直致力于让其在全国各地乃至在世界各地去传播、绽放,我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让文物活起来”。
梁启超致康有为函
赵旭: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近年来策划了许多备受业界关注的展览,请您以此次“中国新民: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展”为例分享一下您的策展理念和心得。
杜鹏飞: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在不断地努力下确实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展览的板块。在谈及理念、心得前,我认为把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带给观众是我馆的初心和使命,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关于策展理念可以概括为“打开格局、突破局限、冲破界限、系统梳理、深度挖掘、精心策划、合理利用”。具体到“中国新民: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展”。今年适逢梁启超诞辰150周年,全国各地陆续举办了很多形式多样的相关展览、活动,其中不乏值得学习、借鉴的高质量展览、活动,但有些展览、活动大多还是在围绕其自身优势,基于其固有的馆藏、收藏展开。这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种种局限性和单一性。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虽然与梁启超有着很深的渊源,但其实我们馆藏的梁启超作品非常少,这本来是劣势,然而我们通过精心策划、用心筹措,最终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因为没有馆藏,我们也就没有一定要利用自身馆藏讲好故事的包袱和束缚,我们将重心更多地放在如何让展览更有分量、更有深度、更有意思、更有观赏性、更为丰富……首先,我认为展览要有主线或者说主题,即展览提供的审美、艺术性等要能让观众比较直观的感受到。第一步需要进行的就是对相关内容的梳理,梁启超是一位“通才”,他涉足的领域众多且极具建树,我们并不是研究梁启超的专家,因此,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梳理、了解,进而遴选主题。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决定立足于梁启超文人、学者身份,以其在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中作出的杰出贡献——对于共和的铸造与再造,对于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以及推动民族融合、民族凝聚为主线贯穿。与此同时,我一直坚持从一个博物馆策展人的立场出发,即我从策略上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所以这个展览的4个单元,是从民族到新民,再到国学,再到余事。在具有鲜明主题的同时,涵盖了梁启超的政治学、文学、新闻学、书法学、家学等方面,使得展览更加丰富、立体。所以在展览当中观众会看到梁启超曾出版的报纸、著作,发表的重要论述,临习过的碑帖,使用过的笔墨纸砚,写给亲朋、师友的信札及收藏等。观众在感慨梁启超在社会转型的进程中作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会惊奇地发现“中华民族”一词原来竟是出自梁启超,有趣地发现梁启超在信中亲昵地称其最小的儿子为“老白鼻”(宝贝的英文发音),惊讶地发现梁启超对战事走向判断的准确……从而使冰冷的展品平添温度,让梁启超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形象,一改观众对梁启超固有的印象、认知。
此外,关于展览作品。前面已经提到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如何向兄弟单位合作把相关展品借出来,这里不再赘述。我想补充的一点是很多文博机构、出版机构对私人藏品往往敬而远之,很避讳跟私人藏家合作,而我则更关心作品本身,关心其优劣,关心其能否为展览的叙事服务,能否为展览的大纲服务。因此,此次展览中的展品不乏梁家后人及私人藏家的藏品。最后,则是关于展览的延伸。有些文博机构总是秉持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通过提升展览的品质来吸引观众,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展览的相关延伸亦不可忽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在不断提升展览的学术水平和质量的基础上,在和主流官方传统媒体合作的同时,更是通过网络直播、视频讲解等方式广泛应用新媒体、新技术,努力让优质展览步入更多人的视野,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梁启超隶书七言联
赵旭:梁启超可谓“通人”之才,在诸多领域都有高深的造诣,适逢其诞辰150周年,请您和大家分享一下策划此次展览的初衷及期待。
杜鹏飞:为梁启超先生策划、举办展览的念头其实已埋藏在心里许久,可以追溯到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之际,从2017年给王国维先生举办展览时,我就已经在酝酿、筹划要给梁启超先生举办展览,可以说这些年来一直在持续筹备。前面已经提到,其实我们在前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了解、梳理,并与兄弟单位、私人藏家沟通、交流、协商。一方面是因为梁启超本身就跟清华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我作为万千清华人中的一员,自然也对梁启超先生有着天然的亲近。梁启超在1914年11月5日在清华演讲时便以《君子》为题勉励清华学子,呼吁清华学子要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然后去海外开阔视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学成归来后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力量。并引述《易经》中的“乾坤”二卦来解析他对“君子”的认知与理解:“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并成为每一个清华人融入到血液中的基因。自1920年始,梁启超很长的一段时间在清华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在这期间,其完成了许多著作、培养举荐了很多人才,为清华大学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另一方面则是敬佩于梁启超的才学和思想,以及其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前面已经提到梁启超作为在历史转型时期出现的巨匠,在很多方面都有重要成就。尤其是他的思想以及他的许多开创性理念、超越性的见识。此外,则是在策划过程中随着对梁启超不断地了解,发现其除了是通人之才,在生活、处事、从艺等方面还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所以也希望通过展览将之分享给大家。
因此,适逢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策划此次展览的初衷更多的是去纪念和缅怀。同时,我们也希望观众通过此次展览更加全面地了解梁启超,并从中学习、受益,也希望广大观众在观展后给我们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梁启超谕梁思成信
赵旭:请您和大家分享一下此次展览中的亮点和看点。
杜鹏飞:我觉得此次展览的亮点和看点有很多,例如有很多展品是首次公开亮相。再如我们充分的调动了各方的资源,将国家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的相关展品汇聚一堂。具体则例如梁启超的相关书法作品。梁启超在诸多领域贡献至伟,其虽视书法为余事,但他坚持每日临书并留下了许多书法作品,梁启超在书法上的造诣对于书法界而言自然捻熟于心。然而就整个社会而言,作为书法家的梁启超往往被忽视,或者说被其其他领域的盛名所掩盖,因此通过此次展览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其独特的书法面貌,感悟其书学思想以及他在推广书法美育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我想即便是对书法工作者而言,很多作品仍极具研习价值,如书法界展厅中最早的一件作品是他1891年首次临写的《马鸣寺碑》,最晚的可以视为梁启超绝笔的文稿,有几件巨幅对联,不单尺幅惊人,且书体有别于其常见的书法,刷新了大家的认知。再如此次展览中关于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的文献。1902年,梁启超发表文章《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文章中梁启超首次使用“中华民族”这个概念。虽然“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早已耳熟能详、深入人心,但是恐怕很多人在观看展览之前未必知晓是何人提出。再如展厅中的文集、家书反映出梁启超的家国情怀以及“趣味主义”。总之,展览中有很多有意思且值得深究的展品,我在这里呢就不过多剧透,希望大家有时间亲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走进展厅现场,直面展品,相信定会有别样的收获和感受。
监制|荷 堂
图文编辑|co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