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楷书何顒传
编者按:艺术家作为社会人难免“应酬之作”,艺术家对于应酬之作的创作态度也不尽相同。本期荷堂艺术馆通过“傅山与应酬书写的喜与悲”在领略傅山艺术佳作的同时,管窥艺术家们是如何对待“应酬之作”的。
“我不能无情而长生”
——傅山与应酬书写的喜与悲
文丨周勋君
关于应酬书画,通常有几种定义方式。一种称其为“作为赠送品”的书画,与之对应的是,非赠送的通过交易方式获取的书画。相形之下,类似的另一种定义方式更能见出应酬书画的社会属性,这便是用以“人情酬酢”的作品。相比“赠送”在字面上呈现出的单向关系,“人情酬酢”隐含的是双向的往来关系,更符合应酬书画的实际境况。与人情酬酢对应的仍然是通过交易方式取得的书画,但这里的交易方式根据具体情境被人们作出了进一步区分:间接买卖、金钱交易。此两种定义方式皆着眼于人情往还,而把直接的物质利益杜绝在应酬书画之外。在书法史研究中,也有人认为,间接买卖,甚至直接的金钱交易,有时亦出于各种社会关系的引荐,其中仍不乏“人情”的参与。故又有一种广义的定义方式,把旨在应付各种社会关系,包括人情的往还、物物交换以及买卖在内,而进行的创作均称为应酬书法。关于这种定义方式,定义者提出,其“定义基础”是创作动机,以应付各种社会关系为目的的书写即为应酬书写,反之,是以“抒情写意”“适情自娱”为目的书写。言下之意,应酬书写之外,必是“抒情写意”“适情自娱”式的书写,而这两者是两立的,必不能兼得。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似乎未必。一来,在应酬书写与“抒情写意”“适情自娱”式的书写之外,自还有一种因日常事务所需而进行的各种实用性书写;二来,无论傅山——这一“定义基础”的提出者正是通过傅山来展开其对应酬书法的研究的——还是书法史上其他留下大量关于应酬书写的文献资料的书家,从他们本人的记录来看,“应酬”与“适情自娱”并非不能共存,恰恰相反,有时,它们高度互为一体。本文所取“应酬书写”的含义,兼取上述狭义与广义的所指。但定义标准为,是否以交换——人情、物或金钱——为目的而进行的书写,不论“抒情写意”“适情自娱”与否。
《雨中花鸭图》轴
结合杨联陞先生在《报——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基础》一文提到的观点与现象,即使掺杂间接或直接的买卖,应酬书写中仍不乏人情之“报”的意蕴。正由于这层关系的不可避免,应酬书写可谓悲喜具陈。
行草李商隐《华州周大夫宴席》诗轴
傅山的应酬书写即是如此。
在应酬的过程中,愉悦之情是常有的。比如,当在友人的花园里避过漫长数月的严冬之后,傅山会写下诗文记录寄居地的小景以及寄居期间所受的款待:“花竹缘溪水,亭池借小园。黄冠累月住,绿酒不时存。所喜仍荒径,犹然若敝村。”据诗前小序来看,傅山正是将此诗文写在扇上以赠送花园的主人,表达谢意:“辛酉冬,寓石艾张植元培兄峪里花园,壬戌三月旋里,书扇谢之。”又比如,老友一起饮酒,酒到酣处,双方兴起,于是挽笔挥毫,不计工拙,写罢一看,自己不由失笑:“轶老词宗以醉索书。书得《村房即事》一章,发笑。兼请教政。”而这种乐事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发乎真纯又出乎意料的请索。某日,也许是一位村郊邻里,拿了一双做工精细、款式不俗的鞋来找傅山,这鞋很可能是来者的妻子做的。来者说鞋子是送给傅山的,同时,他表示十分希望得到一张傅山的字。这在傅山大概是前所未见的奇事。即使寄居村野,与傅山往来者,也多为文人学士,就便求字,多半方式文雅,不至于拿鞋这样通俗易见的物品来作交换。据傅山为这件事所作的诗和小序来看,这件趣事一定颇使他开怀:“说与黄冠做,心防俗样分。秀烟针脚稳,香粉笏头熏。仿佛女冠字,庄严老道君。鲁风秀没尽,添个兖州云;懒漫伸教度,殷勤制得来。何斯野老足,当彼每重台?泽雉从容步,仙凫戢冀回。暖深瓜径曳,寒尽葛霜猜。”这且是其中的两首,事实上,傅山欣然为之作了四首五言律诗,其中兴致可想而知:“庞内施鞋,漫为四首鸣谢。荩郎原言换字也。”
傅山《天泉舞柏图》
但应酬书写中,不尽是这样的欢愉。比如,当书写与日常的柴米油盐发生关系时。傅山曾留下这样一段记录:“寓中偶尔无米,父子叔侄相对长笑,颇近清虚,未免有待,而此面亦得空易卦也。偶有小金笺十余幅在破案,因忆唐伯虎不使人间造孽钱伎俩,作小楷《孝经》十八章,较彼犹似不造孽矣。令儿持入记室,换米二三斗,救月日之枵,若能慨然留而发之,又复为大陵一场话柄矣,真切真切。”文中虽有“父子叔侄相对长笑”的场景,似也不乏写字尚能换米的庆幸,但其中窘迫已然可见。而透过如下文字,可知在更多时候,用作交换“米盐”的应酬书写对傅山来说,实非所愿,而是不得不为:“作意见不见,制心闻不闻。所希在斗米,岂敢望鹅群?”“即此尺素,莫非茧丝,坏自老腕,忏悔奚及。书绢了,复得此米盐买卖十六字了事。”在这不得不为中,徒添羞辱及愤懑的事情并非没有:“因无贷之难,遂令老夫役人之役。凡人来,不忠厚者多。”“俗物每面逼书,以为得真。其实对人作者,无一可观。且先有愤懑于中,大违心手造适之妙,真正外人那得知。”这种情况下,写字完全成了苦役:“凡字画、诗文,皆天机浩气所发。一犯酬酢请祝,编派催勒,机之远矣。无机无气,死字、死画、死诗文也。徒苦人耳。”
草书《不觉二首》之一诗轴
至若生活中窘迫无改,而故旧索字亦不绝,友人之间的酬酢也成为了一种负担。以下几条记录便颇能见出傅山面对旧友索字时的无奈与自嘲:“秬兄要书,老臂痛风,实实不堪画鹜矣。浑丈面督,胡乱塞责。一笑。”“老病逃书,真如蒙童之逃学。鉴盘词兄出此绫索书,勉而应之。殆不成字,一笑而已。”“老夫野鹜,原知不足重。嗜痂者每索之不已,今人多恧,而居实亦然。试观之,好处何在?”有时,傅山会采用拖延的办法来对待一时无心而作的嘱字,但拖延的时间长了,终于情面上过不去,还是要报命完成。傅山留下的文字里,这类记录亦不在少数:“伯岩册子,属写者三年。今付丈所,若过平干时,可致之。”“枫仲要书《千文》,实三四年矣。老我两腕如铁,岂复能矜庄应之。今春既杪,鞴驴将入管岑深处,而使适来,勒理前约。败笔一枝,是籿侨终日握之以刷墙者,雅与老腕相宜。枒楂其豪迈,然支离实尝厥真,振懒终之。再一回眸,欲不自辨。”“小册子置研北八九年,忘其所属为谁。日岸伯敦小册子写否,始忆其为岸伯物。岸伯有奇遇,尝驻野人家,辄为书黎娃事云。”还有的,或许关系并不密切,但出于某些现实的原因不便拖延、不可不写的,傅山只能勉力应付:“杨五哥、七哥持此卷子要书。村侨无笔久矣,秃颖老腕,尽者结构。”“弟自疮发以来,两手两臂肿痛,于已九十日许不见消散。不理论笔研事,亦百日余矣。违教久,不欲负来命,满纸败笔,先报联命。扇求稍宽三两日,且弟处实无书扇之笔耳。弟无印丹,故不用名章。”个中甘苦,一望而知。
傅山《断崖飞帆图》
而借傅山本人的言论,更可见出他内在的苦与悲:“文章小技,于道未尊,况兹书写,于道何有?吾家为此者,一连六七代矣,然不为人役。至我始苦应接。”“笔墨事本游戏自适一著,而径为人役苦恼,乃知亦是恶因缘也。”及至儿孙辈写字可人,在他看来,却是须严加警惕的事情:“昨见莲和尚(傅山长孙傅莲苏)临右军七八帖,甚可喜。吾且为此事死,尔复造此三昧耶?万万不可开此门户。传语后人,勿复学书,老夫痛惩之矣。”可知,相对于往常偶尔的喜,以书为生最终给傅山带来的悲之深重——他的理想本在于经世济国的“道”,而非“文章”“书写”这样的“小技”。现在,他却不得不依赖它们维持生计、偿还故旧新知间的人情。同一时期,一位名为储方庆的当地官员在给朋友的信件中这样对他曾经慕名求访过的傅山作出定语:“仆在山右三年,得一傅青主。而其人已老,无所用。仅可与谈老庄,论世外事而已。”无论出于何种立场,从此人“而其人已老,无所用”八个字以及“而已”的语气中透露出来的一般之见,颇可以与傅山本人内在的“悲”形成一种外部呼应。
《心经》
在傅山的应酬书写中,也存在某些特殊的时刻。这时,傅山会显得郑重其事。比如,时值在政治、经济上都给予过他及其朋友们以极大庇护的旧交魏一鳌解职去官之际,他会专门为之作文,并以之为内容写下行草书十二条屏奉上,以示情谊的深重。同样地,就便深受应酬书写之苦,及至已经搁笔久不做书,但适逢老友“锡予”六十岁寿诞,其子弟又带了厚礼前来报讯,他仍会欣然为之写下生平为数不多的十二条屏:“老臂作痛,焚研久矣。喜好友子弟见过,数道高谊如云,感叹无喻,遂不觉欲枯之臂顿轻。”而在这些郑重其事的应酬书写中,尤使人们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两份托孤之嘱。这次的受嘱、受书人分别为傅山的老友魏象枢以及魏象枢的弟子李振藻。在致魏象枢的信函中,傅山说:“愚父子学《庄》《列》,而一旦决痈溃疽矣。两孙孱少,内外眷属无可缓急者。罗叉外侮,实繁有徒。特遗此书,求加护持。人心险毒,转眼莫必。环翁知我为我,使此两两孱少得安畎亩间,隔世拜会,乃庄子所谓‘生死同贯’者也。三十年前手书《曾子问》一卷,赍奉为贽。”在致李振藻函中,傅山写道:“当世盛德忠厚,孰有如代郡李先生者哉。私心向往者,十余年矣。愚父子怛焉长逝,特以两孙为托,孱弱无依,穷鸟不能不投长者之怀也。诒环翁一字,并求转致。手写《寓言》一册奉贽。”这两封信写于傅山临终前夕。前一年,他的儿子傅眉已经因病去世,两孙尚幼,而内外眷属都不得力,为子孙前途计,不得不把他们托付给有权位的故人。此时,他赠予魏象枢的是傅家珍藏了三十年的旧作,赠予李振藻的很可能也是类似的家藏珍迹——生死托付之际,傅山能作为酬谢的还是唯有自己精心而作的书法。
傅山 《杂书册》(局部)
傅山曾以自问的方式袒露过他对人世、自我的拷问:
“先生玄乎?”曰:“我不能无情而长生。”
具体到应酬书写,傅山亦有一首诗表明了相同的意蕴:“无端笔研业缘多,不敢糊涂说换鹅。这为世情难决绝,鹜书终日替奔波。”前问之后,又有一问,“先生高尚耶?”曰:“我卑卑。”这“卑卑”里,自然蕴含广大,但也许并不乏因“悲”而生之“卑”。然而,倘无“卑卑”之怀,“高尚”果然是为“高尚”耶?
监制|赵 旭
图文编辑|coco
建筑设计:杨志疆 建筑摄影:夏强
本公众号旨在促进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播、交流与学习;与您分享优秀艺术家的作品、最新展览、活动等信息。